黃山在哪裏個省市?黃山是哪裏的城市?
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黃山在哪裏,以及黃山在哪裏個省市對應的知識點,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!
內容導航:- 黃山在中國哪裏
- 黃山具體的位置在哪裏?
- 黃山在哪裏?有什麽特點?
- 黃山是哪裏的城市
- 黃山在哪裏
- 黃山在哪裏?
Q1:黃山在中國哪裏
黃山屹立在中國安徽省南部(北緯30度1分,東經118度1分),盤垣於歙、黟、太平、休寧四縣之間,方圓250平方公裏,精華部份154平方公裏。黃山原稱作黟山,因傳說軒轅皇帝曾在此修身煉丹,唐天寶六年(公元747年)改名。黃山不僅以奇偉俏麗、靈秀多姿著稱於世,還是一座資源豐富、生態完整、具有重要科學和生態環境價值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,屬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,已被列入《世界遺產名錄》。黃山現已成為中國名山之代表,素有“五嶽歸來不看山,黃山歸來不看嶽”、“天下第一奇山”之稱,並與長江、長城、黃河並稱為中華民族的象征之一。
黃山為群山構造,“奇鬆、怪石、雲海、溫泉”被稱為“黃山四絕”,神奇的冬景和壯美的日出,更讓遊客流連忘返。山中有名可數的就有三十六大峰、三十六小峰,他們或崔嵬雄渾、或俊俏秀麗,布局錯落有致、巧然天成。蓮花峰、光明頂、天都峰為黃山三大主峰,海拔高度均在一千八百米以上,並以三大主峰為中心向四周鋪展,跌落為深壑幽穀,隆起成峰巒峭壁,呈現出典型的峰林地貌。“峰奇石奇鬆更奇,雲飛水飛山亦飛”,遍布峰壑的黃山鬆,破石而生,盤結於危岩峭壁之上,挺立餘風牙決壑之中,或雄壯挺拔,或婀娜多姿,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。黃山無時不鬆,奇特的古鬆,難以勝數。最著名者有迎客鬆、臥龍鬆、探海鬆、黑虎鬆等30餘株。多少年來,它們抵禦風吹雨打,霜劍冰刀,吸取岩石中的點滴水分和營養,迎著陽光穩穩地屹立於峰崖之上。而黃山雲流動於千峰萬壑之間,或成濤濤雲海,浩瀚無際,或與朝霞、落日相映,色彩斑斕,壯美瑰麗。
黃山溫泉,古稱“靈泉”、“湯泉”、“朱砂泉”,水質清澈,可飲可浴,是黃山一絕。黃山是長江與錢塘江兩大水係的分水嶺。特殊的地理位置,構成36條大峽穀、形成36源,匯流24溪。山水迸瀉,形成飛瀑,懸垂如練,濺珠噴玉。“山中一夜雨,處處掛飛泉”,瀑布中著名者有“人字瀑”、“百丈泉”、和“九龍瀑”。
由於黃山花崗岩體垂直節理十分發育,斷裂和裂隙縱橫交錯,形成瑰麗多姿的花崗岩洞穴與孔道,使之重嶺峽穀,關口處處。更有力帶豐厚的文化積澱,摩崖石刻等名勝古跡200多處。加上日出、日落、雲霧、鬆濤、佛光、秋色、物鬆、冰掛等自然奇觀,幽穀泉鳴,鳥語花香,整個景區猶如一幅幅立體的壯麗畫卷。
黃山是美的綜合體,是天地造化的寵兒。隨便一處,或鬆或石、或雲海清泉,無一不美,無處不奇,置身其間,使人似覺得到了天上人間,不得不感歎大自然的神奇力量。美麗的黃山,以她博大的胸懷,張開了熱情的手臂,迎接著五湖四海的朋友們。
黃鶴樓簡介:衝決巴山群峰,接納瀟湘雲水,浩蕩長江在三楚腹地與其最長支流漢水交匯,造就了武漢隔兩江而三鎮互峙的偉姿。這裏地處江漢平原東緣,鄂東南丘陵餘脈起伏於平野湖沼之間,龜蛇兩山相夾,江上舟輯如織黃鶴樓天造地設於斯。
黃鶴樓是古典與現代熔鑄、詩化與美意構築的精品。她處在山川靈氣動蕩吐鈉的交點,正好映和中華民族喜好登高的民風民俗、親近自然的空間意識、崇尚宇宙的哲學觀念。登黃鶴樓,不僅僅獲得愉快,更能使心靈與宇宙意象互滲互融,從而使心靈淨化。這大約就是黃鶴樓美的魅力經風雨而不衰,與日月共長存原因之所在。
巍峨聳立於武昌蛇山的黃鶴樓,享有“天下絕景”的盛譽,與湖南嶽陽樓,江西滕王閣並稱為“江南三大名樓”。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(公元223年),傳說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,孫權為實現“以武治國而昌”(“武昌”的名稱由來於此),築城為守,建樓以嘹望。至唐朝,其軍事性質逐漸演變為著名的名勝景點,曆代文人墨客到此遊覽,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。唐代詩人崔顥一首“昔人已乘黃鶴去,此地空餘黃鶴樓。黃鶴一去不複返,白雲千載空悠悠。晴川曆曆漢陽樹,芳草萋萋鸚鵡洲。日暮鄉關何處是,煙波江上使人愁。”已成為千古絕唱,更使黃鶴樓名聲大噪。
至唐永泰元年(公元765年)黃鶴樓已具規模,使不少江夏名士“遊必於是,宴必於是”。然而兵火頻繁,黃鶴樓屢建屢廢。最後一座“清樓”建於同治七年(公元1868年),毀於光緒十年(公元1884年),此後近百年未曾重修。
年10月,黃鶴樓重修工程破土開工,1985年6月落成,主樓以清同治樓為藍本,但更高大雄偉。運用現代建築技術施工,鋼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結構。飛簷5層,攢尖樓頂,金色琉璃瓦屋麵,通高51.4米,底層邊寬30米,頂層邊寬18米,全樓各層布置有大型壁畫、楹聯、文物等。樓外鑄銅黃鶴造型、勝像寶塔、牌坊、軒廊、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築,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。登樓遠眺,“極目楚天舒”,不盡長江滾滾來,三鎮風光盡收眼底。
黃鶴樓的形製自創建以來,各朝皆不相同,但都顯得高古雄渾,極富個性。與嶽陽樓、滕王閣相比,黃鶴樓的平麵設計為四邊套八邊形,謂之“四麵八方”。這些數字透露出古建築文化中數目的象征和倫理表意功能。從樓的縱向看各層排簷與樓名直接有關,形如黃鶴,展翅欲飛。整座樓的雄渾之中又不失精巧,富於變化的韻味和美感。
Q2:黃山具體的位置在哪裏?
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,黃山山脈東起績溪縣的大嶂山,西接黟縣的羊棧嶺,北起太平湖,南臨徽州山區,總麵積1000餘平方千米。中國風景區之一,世界遊覽勝地,秦時稱黟山,唐天寶六載(747)敕名黃山。,
Q3:黃山在哪裏?有什麽特點?
黃山概況
黃山雄距於風景秀麗的皖南山區,它以“三奇四絕”的奇異風采名冠於世。1982年黃山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,1986年經評選列入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,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“世界遺產”名錄。此後,黃山又相繼被評選為國家級“
衛生山
”、“
安全山
”,1998年被建設部、國家旅遊局等部門確定為全國首批十個文明景區之首。
黃山,古稱黟山,唐天寶六年(公元747年)依軒轅黃帝曾在黃山煉丹羽化升天的傳說,唐明皇敕改黟山為黃山。它地跨市內歙縣、休寧、黟縣和黃山區、徽州區,麵積1200平方公裏,現劃入黃山風景區的154平方公裏,是號稱“五百裏黃山”的精華部分。
黃山是以自然景觀為特色的山嶽旅遊風景區,奇鬆、怪石、雲海、溫泉素稱黃山“四絕”,令海內外遊人歎為觀止。黃山有名可數的72峰,或崔嵬雄渾,或峻峭秀麗,布局錯落有致,天然巧成。天都峰、蓮花峰、光明頂是黃山的三大主峰,海拔高度皆在一千八百米以上,並以三大主峰為中心向四周鋪展,跌落為深壑幽穀,隆起成峰巒峭壁,呈現出典型的峰林地貌。
登上一千八百多米的高處縱覽,山中奇峰匯聚,峭壁千仞,拔地擎天,崢嶸崔嵬。青鬆在懸崖上爭奇,怪石在奇峰上鬥豔,煙雲在峰壑中彌漫,霞彩在岩壁上流光,自然的美在這裏匯聚,在這裏升華,賦予它超凡脫俗的品質,塑造出它威武雄壯的氣概。在黃山的麵前,時空變得狹小,滄桑變得平淡,它是大自然的驕子,獨領天下奇山的風騷。故而當之無愧地贏得“登黃山天下無山,觀止矣”(徐霞客語)的崇高讚譽。
Q4:黃山是哪裏的城市
1、黃山市簡介
黃山市是一片美麗而神奇的土地,聚集了豐富的山水 和獨特的文化。黃山上萬平方公裏的境內,群山神奇倫, 江河清碧明麗,人文古跡璨若繁星。 黃山是石、鬆、雲、泉共同織繪出的山水畫卷,壯麗峻 秀更勝五嶽,崢嶸 挺拔令人仰止,自古就有“ 五嶽歸來不看山、黃山歸來不看嶽”的美譽。
登上黃山如同將雲端踩入腳下,飄 飄然,仿佛置身於天宮仙境。圍繞著黃山還有風光秀麗的太平湖、“山水畫廊”新安江,保持原始生態風貌的自然保護區“牯牛降”、“清涼峰”以及我國四大道教聖地之一的齊雲山等風景名勝。這裏,既使你感歎大自然的神功造化,又會感受到獨特的風俗人情和清新的鄉土氣息,無怪乎明代湯顯祖曾在此感歎:“一生癡絕處,無夢到徽州”。在黃山印象這奇山秀水之間,還有古徽文化的發祥地––曆史文化名城歙縣,中國明清民居博物館黟縣,屯溪老街等一批徽派人文景觀。
黃山市還有一個引人注目的地方,就是擁有名列我國三大區域文化之一的徽學。徽派文化底蘊豐富,內涵深廣,涵蓋了哲、經、史、醫、科、藝諸多領 域。古徽州文風昌盛, 教育發達,“十家之 村,不廢誦讀”,因此曆史上以才入仕、以文垂世者,代不乏人,燦若繁星。明清時代徽商稱雄商界長達二、三百年,有“無徽不成鎮” 之說。徽商賈而好儒,“官、賈、儒”三位一體,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徽州文化,同時,由徽商興盛而形成了新安理學、新 安醫學、新安畫派、徽派盆景、 徽墨歙硯、徽派建築、徽雕、徽刻、徽劇、徽菜等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流派,是中國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。
2、黃山簡介
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(景區由市直轄)。為三山五嶽中三山的之一,有“天下第一奇山”之美稱。為道教聖地,遺址遺跡眾多,傳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。徐霞客曾兩次遊黃山,留下了“五嶽歸來不看山,黃山歸來不看嶽”的感歎。李白等大詩人在此留下了壯美詩篇。中國最美的、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。黃山是著名的避暑勝地,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療養避暑勝地。1985年入選全國十大風景名勝,199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《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》,是中國第一個同時作為文化、自然雙重遺產列入名錄的。生態保護完好,動植物眾多。
Q5:黃山在哪裏
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,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傳,國家5A級旅遊景區。黃山原名黟山,因峰岩青黑,遙望蒼黛而得名。相傳軒轅黃帝曾黃山上煉丹,從而得道升仙。唐明皇便根據軒轅皇帝的傳說,將黟山改名成為了黃山。
黃山的主峰蓮花峰海拔高達1864.8米,與光明頂、天都峰並稱三大黃山主峰。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登臨黃山時讚歎:“薄海內外之名山,無如徽之黃山”。黃山地區盛產的茶葉名叫“黃山毛峰”,是全國最著名的十大名茶之一,並且黃山所產的“黃山靈芝”在全國也非常著名。
作為安徽旅遊標誌的黃山,更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中唯一的山嶽風光。黃山代表景觀有“五絕三瀑”,五絕:奇鬆、怪石、雲海、溫泉、冬雪;三瀑:人字瀑、百丈泉、九龍瀑。
黃山迎客鬆
迎客鬆在黃山玉屏樓右側、文殊洞之上,倚青獅石破石而生,高10米,胸徑0.64米,地徑75厘米,枝下高2.5米,樹齡至少已有1300年,黃山“四絕”之一。其一側枝椏伸出,如人伸出一隻臂膀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,另一隻手優雅地斜插在褲兜裏,雍容大度,姿態優美。
迎客鬆是黃山的標誌性景觀,也是安徽省的象征之一,從人民大會堂鐵畫《迎客鬆》至車站碼頭,都有它的身影。迎客鬆已經成為中國與世界人民和平友誼的象征。
黃山現有古樹名木餘株。其中,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有103株,隸屬17個科、計31種。對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的54棵名鬆古樹,配有專人負責看護。
Q6:黃山在哪裏?
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黃山區境內(景區由市直轄),總麵積約1200平方千米,其中,黃山風景區麵積160.6平方千米。
東起黃獅 ,西至小嶺腳,北始二龍橋,南達湯口鎮,分為溫泉、雲穀、玉屏、北海、鬆穀、釣橋、浮溪、洋湖、福固九個管理區。緩衝區麵積490.9平方千米,以與景區相鄰的五鎮一場(黃山區湯口鎮、譚家橋鎮、三口鎮、耿城鎮、焦村鎮和洋湖林場)的行政邊界為界。
擴展資料:
黃山原名“黟山”,因峰岩青黑,遙望蒼黛而名。後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,故改名為“黃山”。黃山代表景觀有“五絕三瀑”,五絕:奇鬆、怪石、雲海、溫泉、冬雪;三瀑:人字瀑、百丈泉、九龍瀑。黃山迎客鬆是安徽人民熱情友好的象征,承載著擁抱世界的東方禮儀文化。
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臨黃山時讚歎:“薄海內外之名山,無如徽之黃山。登黃山,天下無山,觀止矣!”被後人引申為“五嶽歸來不看山,黃山歸來不看嶽”。
參考資料:百度百科-黃山
關於黃山在哪裏和黃山在哪裏個省市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,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?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麵的信息,記得收藏關注本站。
查看更多關於黃山在哪裏的詳細內容...